在北海市疾控中心(北海市卫监所)的队伍里,有一群青春热血的新生力量,不管是奔波的监测现场、半夜的实验室,还是严峻的防控一线,他们用勤恳与鲜活勾勒着新生代疾控人的模样。90后党员陈连萍,8年公卫工作的坚守,从实验室研究到传染病防控一线,用专业筑牢防线,用责任扛起使命,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感受这份属于“新生力”医师的担当与热爱。
陈连萍开展病媒生态学分类鉴定
敢于钻研:实验室里筑防线
她多次到中国疾控中心、杭州市疾控中心学习病媒防控技术,潜心钻研技术难题,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成果。2019年率先在全区成功开展伊蚊抗药性实验研究,为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这项突破性成果至今仅南宁、北海两地实现,并保持着广西区内的领先优势。面对技术分享,她毫无保留,当防城港市、贵港市、钦州市等兄弟单位慕名前来学习时,她毫无保留地将抗药性研究技术通过理论与现场实践结合的方式教授,让技术成果变成筑起防控屏障的“公共财富”,为构建更严密的蚊媒传染病防线注入了“新生力”的力量。
铿锵坚毅:防控一线守屏障
她虽工龄不长,但短短几年防控一线的淬炼已锻造成“全能战士”。2024年北海发生登革热本地疫情,她积极投身于登革热流调、蚊媒消杀及监测、病例搜索等内容培训,又奔走于病家、重点场所等风险点现场评估与指导。因为蚊媒传播疾病的特殊性,需要以疫点为中心半径200米范围内划定核心区进行应急灭蚊和监测评估,她教授工作人员利用AI程序,帮助快速精准划定范围、清晰呈现疫点关联,让现场防控效率大幅提升。从流调溯源的一线,到消杀部署、感控保障的现场,她铿锵坚毅,专业至诚,让我们看到了新生代疾控人的担当与成。
陈连萍(右二)到合浦县开展登革热发热病人血清学监测及指导
青春鲜活:健康科普搭桥梁
作为年轻一代,她积极参加各项健康科普宣传工作,用新生代的视角与语言,架起专业知识与大众健康的桥梁,为人民群众普及更多健康知识及健康生活方式。她参与拍摄原创健康科普作品《人人齐动手,预防登革热——翻盆倒罐清积水,灭蚊最有效》获得2024年广西健康教育系统健康科普视频征集展博活动“优秀作品”,该视频在卫生、教育等系统广为传播,为大众参与防控工作建立有力桥梁。2024年诺如病毒疫情流行期间,拍摄科普视频《诺如病毒呕吐物该如何处理?疾控专家告诉你》被新华社采用,浏览量130多万。2025年代表单位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举办的“健康八桂科普讲习所”健康脱口秀大赛入围40进12录制,用更生动、更有趣的方式传递健康知识。
陈连萍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举办的“健康八桂科普讲习所”健康脱口秀大赛
陈连萍参加拍摄的科普视频《诺如病毒呕吐物该如何处理?疾控专家告诉你》被新华社采用转发
从科研实验室到科普镜头前,90后疾控人陈连萍始终以党员的初心、医师的使命,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着新生代的光芒。这个医师节,我们致敬这位“新生力”——她用专业定义责任,用行动诠释坚守,更用青春证明:新一代疾控人,已接过守护健康的接力棒,在守护万家平安的路上,坚定前行。
陈连萍在全市登革热防控技术培训班上授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